馬達加斯加D9︰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

日期︰2015-09-27
路線︰Bekopaka


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 位處馬達加斯加中西部,屬大型喀斯特(karst)地形,主要景觀分為 big tsingy 和 little tsingy 兩部份,前者宏偉,後者壯觀,二擇其一,必選前者。已列入世界遺產的 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離首都約300公里,車程得花上三日才抵達。一如砂勞越的 Gunung Api,經雨水侵蝕的粉砂岩形成一片又一片直立如刀鋒一樣的石林,當地人用「tsingy」這個字來形容於石尖步行那種步伐,後來引申出今日的地名。Big tsingy 有一條只花半日的行山徑,可穿梭石林之中,當中以攀上石林頂最為驚險,必須繫上安全帶於石上攀升,此外還有穿洞、過峽、走吊橋等非一般路線可比擬的路段。

Manambolo Gorge

望着一望無際的平原吃早餐,餐後乘坐四驅車約十分鐘,便回到昨日橫渡的第二條河 Manambolo。遊覽此河,惟一交通工具是人力撐的雙體船。所謂的雙體船,是指兩隻獨木舟平排、用木板釘好連結一起的船隻,每邊各坐約三人,船伕則站在船尾撐船。我們進入的河谷,名為 Manambolo Gorge,被粉砂岩所包圍,可以說是規模細小的喀斯特地形。河水侵蝕,形成兩岸出現大量騎樓狀岩石,據說水位最高可以比現在高出數米之多。寧靜的峽谷,遊客大多靜心欣賞,聽不見高聲呼喝的滿洲話,只聽見柔柔水聲;船槳輕輕打起的水花濺到身上,驅散少許炎熱。突然傳來劃破寧靜的鳥嗚聲,也許是船隻驚動崖邊樹上的鷺鳥,牠們隨即展翅飛舞。河岸水流較慢的地方就會出現河沙沙灘,這個沙灘後有一個「河蝕洞」,原理與海蝕河類似,我們搶灘一看究竟。

Olympe de Bemaraha Hotel

一望無際的平原

雙體船

河邊

泛舟河上

河谷邊的植物

騎樓

飛鳥散


船伕與 Manambolo Gorge

河蝕洞

洞口頂呈蜂巢狀侵蝕,洞內空間比想像中狹窄,但洞室頗高,仰頂望有數條狀麗的鐘乳石,有一條更快要觸及地面形成石柱(以萬年作為時間單位的速度),崖頂的植物亦將根部伸入洞裏,以獲取更多水份。離開此洞,我們繼續深入河谷,兩邊的崖壁像地理課堂介紹喀斯特地形的橫切面示意圖一樣,是正在形成中的模樣。一隻黑翅長腳鷸(Himantopus himantopus,英文俗名 black-winged stilt)佇立於河中淺灘,似乎未有懼怕船隻駛過。河谷行程終點止於一個名為 Vazimba tribe 的墓穴,該墓穴查實只是崖中凹陷處用來放置屍體的地方,遠望還可望見幾個頭骨。Vazimba 是馬達加斯加其中一種原住民,於公元前三百幾至五百年由印度尼西亞遷移至此,屬最早登陸的民族。導遊提醒並不可以用手指直指墓穴以尊重先人,若要指示,只可以用五隻手指或用拳頭。這個指示方式亦用於緊接的行程,因墓地無處不在,我們不會知道指示的方向有否墓穴。

洞口

鍾乳石

鍾乳石

再望洞頂

形成中的 tsingy

層層片片

黑翅長腳鷸 Himantopus himantopus

Vazimba tribe

Manambolo Gorge

美麗的地形

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

完成 Manambolo 峽谷之旅,我們回到河岸,坐上四驅車,向 big tsingy 進發。沿途經過一個村落名 Bekopaka,幾乎所有在 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 的導遊跟挑伕都來自這條村。接下來的半日行山行程,原本有挑伕代勞,但我們未覺有必要,結果只選擇由他們幫忙帶水和食物。遊覽 big tsingy,必會面對烈日暴曬,除了有適當的防曬裝備外,更需不停補給水份。若無夏日行山經驗,實不建議嘗試。

不時看見馬達加斯加島形狀配以國旗的石碑

四驅車抵達名為 Circuit Andamozauaky 的入口,甫落車已感到比盛夏更炎熱的氣溫,然而必須知道,此刻南半球仍是冬天。導遊講解過行程後,隨即出發。在荒野步行一會,不久便進入疏林之中,婆娑樹影減卻刺眼且熱烈的陽光。有兩個用石頭砌成的墳墓在路邊,一再提醒我們切勿亂指。疏林之中,漸漸看見形如火焰的粉砂岩,但吸引我們目光的,卻是一隻躲在樹洞中的狐猴︰貝馬拉哈毛狐猴(Avahi cleesei,英文俗名 Bemaraha woolly lemur),一隻僅見於這個國家公遠,亦相信將來不久會絕種的毛狐猴。牠身處的位置難以看見,只能站在只容一人的石上方可望見,流輪拍照,亦未見牠有所動靜,怎料到我拍攝的時候,牠竟然從樹洞中爬出來,讓我看見牠的全相,也沒多久,又回到樹洞之中。

出發

墓地

穿越疏林

貝馬拉哈毛狐猴 Avahi cleesei

爬出來僅有的短暫光陰

再一次進入疏林之前,我們發現路邊的石盡是化石,細看之下,有珊瑚、海葵和貝類,足證此地曾為海底,經地殼變動而上升至水平線以上。沒多久,林中出現高聳的刀峰石,是我們開始攀登的地方,但在此之前,樹頂上的一群真狐猴(Eulemur)吸引我們的目光。紅額狐猴(E. rufifrons,英文俗名 red-fronted lemur),曾在 Andasibe 見過。牠們未有在意我們的存在,優哉悠哉。欣賞過兩種孤猴,正式進入戲肉。

珊瑚化石

窺見 big tsingy

紅額狐猴 Eulemur rufifrons

安靜觀察

輕攀些許,我們走進石林底的神秘通道,先跨過一條不寬卻深的罅隙,然後小心翼翼地沿僅容一人的棧道橫行。通道盡頭有一道鐵梯,由黑暗攀到光明,抬頭一望,是一幅嚇人直壁,壁中的石如萬千刀刃。導遊叫我們將安全繩繫好,然後開始攀登。路線在刀片之間,有附加的石級輔助,氣勢磅礡,叫人不敢輕視。幾分努力,終於攀至高位,回望身後,已被重重劍刃所包圍,往下望則如萬箭待發,加上陽光造成的強烈陰影,震撼二字不足以形容。石林頂部,搭有一個觀景臺,可盡覽 big tsingy 全貌。石林頂部,有一層明顯斷層,不少刀峰石上頂着另一塊巨石,令這裏的地形更具戲劇性。相比砂勞越Gunung Api 呈魚翅狀一片片,big tsingy 是一整塊雕琢過的岩層。

開始攀登

穿洞過斷位

爬梯

進入 big tsingy

回望

盡是險位

壯觀的地形

細看 big tsingy

接下來,我們將在石林頂部穿梭。石林凹陷處形成的坑槽,部份變成來訪者的路,在刀峰之間攀上攀落,轉個角度又是新的景象,饒富趣味。而 big tsingy 另一個賣點,就是眼前的一條跨過峽谷的木橋。由於木橋會搖動,只容一人渡過;由終點回望,是 big tsingy 向外界展示的經典角度。剛才提及過的頂部斷層,在這處清楚可見,石林頂部彷彿切斷,將巨石擺在刀峰之上。Anja 早已走到對面,將我們過橋的情景逐一攝錄下來。橋後還有一道較短的橋,接上一條急降的路,引領我們進入刀峰之間的深淵。穿越一個須伏地而過的洞口,我們來到石林底部。陽光從石隙滲入,石柱底部有的斷裂、有的倚在一起,十足科幻片中廢墟中的秘密基地。我們就在石林底部休息用餐,席地而坐。休息過後,繼續往下走,穿過重重石林,再次回到疏林之中。孤猴已不見,陽光依然猛烈,原路回到四驅車停下之地,我們驅車返回 Olympe de Bemaraha Hotel。

Anja 乘涼

穿梭  big tsingy

又上又落

又上又落

輕攀

又一異境

彷如火焰

過吊橋

玩味十足

還有一道短橋

穿峽

仰望

又過洞

地底世界

回望行友

出口

原路返起點

全員合照

途中經過 Bekopaka,見有熱鬧盛會,原來是名為 Tourist Festival 的節目。美其名推廣 Bekopaka 的傳統以促進當地旅遊,比較像用表演予遊客換取少許金錢。在我欣賞表演時,一名男孩對我的相機相當好奇,我就教他如何使用,引來大量好奇的小孩在身後觀看。在這裏與導遊告別後,我們終能回到酒店休息。黃昏時份的泳池水頗寒冷,卻不阻我們跳進其中消暑。看着美麗的日落平原,稍為梳洗,靜待晚餐。時值中秋,向 Anja 說明由來,然後大家分享月餅。飯後稍微應節,賞月、玩 light paint,渡過馬達加斯加的中秋節。

跳舞

Bekopaka 的小孩

表演

男孩的作品

那名男孩

南半球的月亮,留意跟北半球看見的不同

light pain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